先说说市场情绪,2023年的资本市场就像坐过山车的舞者,上半年那波动得就跟发了疯似的,到下半年才慢慢稳下来,来了个从“过山车”到“慢牛”的大转折。美联储加息快结束了,国内经济有点复苏的小信号,再加上地缘政治时不时来捣乱,这市场就跟一团乱麻似的。你看啊,上证指数全年振幅超过20%呢,但第三季度单季振幅就缩到8%了;北向资金走势像个“倒V型”,10月单月净流入超600亿。两融余额从年初的1.5万亿降到1.3万亿了,不过融资买入占比还算稳定,在8% - 10%这个区间。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同比减少30%,但FOF类产品规模反而逆势增长15%,这就很意外!
再讲讲行业轮动,之前新能源、半导体、军工这“三剑客”可风光了,现在消费电子、医疗器械、高端制造这些板块开始冒头了,就像是一场接力赛,从“新半军”交到“消费 + 制造”手里了。这可不是简单的风格切换,而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小体现。消费复苏这一块,白酒板块估值修复到30倍PE了,不过预制菜、露营经济这些细分赛道市盈率还超过50倍呢。制造升级方面,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20%,但机床工具出口额增速慢到5%了。科技突围,AI算力板块年内最大涨幅超300%,可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还不到20%,真让人着急!
然后是政策传导,2023年的政策调控就像做外科手术,精准得很,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频率同比增加40%。这转变既是对以前经验的反思,也是对市场机制的尊重。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扩容到5000亿,碳减排支持工具还新增了绿色建筑领域。LPR与MLF利差收窄到15BP,但商业银行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幅度还不到10BP。对平台经济实施“红绿灯”制度,既能管住资本乱扩张,又能留个创新的小空间。
接着说说全球联动,地缘政治冲突不但没改变资本逐利的本性,还整出了新的投资逻辑。跨国企业供应链重构可不是简单的“中国 + 1”,而是要在成本、效率、风险这些方面找平衡。越南制造业PMI连续12个月扩张,可电力短缺让产能利用率还不到70%。锂价从60万元/吨暴跌到15万元/吨,但锂矿长协价还维持在25万元/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年内波幅超8%,不过离岸CNH与在岸价差一直小于200BP。
最后说说投资启示,2024年投资策略得回到基本面,重点看三个维度。一是政策共振,像专项债重点支持的保障性住房、新能源充电桩这些领域;二是周期错配,猪周期见底给养殖业带来机会;三是技术突破,钙钛矿电池量产进度超预期能带来收益。
资本市场总是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晃悠,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那些能看透周期迷雾、抓住产业趋势的投资者,最后肯定能赚得盆满钵满。2024年的投资剧本可能不完美,但咱说不定就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大家都准备好去市场里大干一场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