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埃隆·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的衛星互聯網服務“星鏈”(Starlink)是一項旨在爲全球提供高速互聯網的革命性計劃。通過在軌道上部署大量衛星,Starlink計劃實現全球範圍內的高速互聯網覆蓋,尤其是在偏遠地區和發展家。這項服務將爲全球數百萬人提供可靠的互聯網連接,改善數字鴻溝問題。
5月26日,津巴布韋電信監管機構批准了“星鏈”在該國運營,這意味着“星鏈”服務將在全球00個市場開通。據世界銀行一份報告顯示,津巴布韋只有34.8%的人口可以上網,目前該國的互聯網服務由三大移動網絡運營商主導。
在5月20日,馬斯克在X平臺宣佈,星鏈服務在斐濟開通。星鏈已覆蓋斐濟共和國的300多箇島嶼,成爲全球第99個可以提供Starlink高速互聯網服務的、地區或市場。而在前一天,馬斯克宣佈在印尼啓動星鏈服務。
當前,星鏈全球用戶數量已突破300萬,這種快速增長凸顯了對衛星互聯網的日益依賴,特別是在地面基礎設施有限的地區。目前星鏈已經在幾個非洲可用,包括尼日利亞、莫桑比克、贊比亞、肯尼亞和馬拉維。
回看衛星互聯網行業發展情況:
——衛星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已得到初步驗證
衛星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包括設備的一次性付費和定期支付的網絡訂閱費用。銥星、OneWeb和Starlink的基礎版個人用戶接入天線的價格分別在1499、250和599美元,訂閱費用按照固定或移動、帶寬大小、使用場景進行分梯度付費,付費區間在數百美元每月到數千美元每月不等。與其他互聯網接入方式相比,5GCPE設備的平均售價在500美金左右、美庭光纖接入的月服務費約在50-100美元左右,衛星互聯網在終端用戶支付成本方面沒有太大的劣勢,反而在靈活性、信號覆蓋廣度等方面更具優勢。
衛星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已得到初步驗證。據銥星公司2023年年報,截止到2023年底,銥星終端數量達227.9萬,其中75%爲IoT用戶;營業收入達到了7.9億美元,同比增長10%。
根據SIA公佈的數據,2022年全球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在1100億美元左右,初步估計2023年市場規模增長至超過1200億美元。
——SpaceX推出大規模星座計劃提供全球寬帶互聯網服務
SpaceX公司,全稱爲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由埃隆·馬斯克(ElonMusk)於2002年6月在美國創立。公司的主要業務涉及航天領域,包括火箭發射、低軌通信、空間站運輸和深空運輸等。SpaceX公司以其創新性和顛覆性的商業模式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成爲全球商業航天的領軍企業。
2015年SpaceX推出大規模巨型星座計劃——Starlink,它是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的衛星羣,旨在通過部署成千上萬顆小型衛星到低地球軌道(LEO),建立一箇全球性的寬帶互聯網網絡。這個項的目標是提供高速、低延遲的互聯網接入服務,特別是在傳統地面基礎設施難以到達的偏遠和農村地區。
——Starlink已完成商業模式閉環爲B端和C端用戶提供服務
Starlink已完成商業模式閉環,可爲B端用戶和C端用戶提供服務,展現低軌通信衛星巨大的應用前景。在B端,Starlink應用包括固定位置、移動裝備、海事和私人飛機。在C端,Starlink應用應用場景包括住宅、漫遊和船舶。
目前Starlink服務範圍已經覆蓋全球七個大洲,超過70個和地區,有超200用戶,並計劃在未來進一步將覆蓋範圍拓展至埃及、印度和一些非洲。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爲,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規劃綱要,從基礎設施建設、商業應用等方面支持衛星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根據《“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期間加星通信頂層設計和統籌佈局,推動高軌衛星與中低軌衛星協調發展。推進衛星通信系統與地面信息通信系統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蓋全球、天地一體的信息網絡,爲陸海空天各類用戶提供全球信息網絡服務。積極參與衛星通信標準制定。鼓勵衛星通信應用創新,促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信息通信領域規模化應用,在航空、航海、公共安全和應急、交通能源等領域推廣應用。未來衛星互聯網技術將朝着更、更智能、更安全、更低成本的方向發展,爲全球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衛星互聯網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功能的企業查詢平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