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医药赛道就跟按下了加速键一样。创新药研发周期本来平均要10年,一下子压缩到7年了,临床试验成本还涨了30%,FDA审批通过率更是跌破60%,这简直就是“冰与火之歌”啊。可药明康德倒好,订单量逆势增长了25%,这背后的商业密码到底是啥呢?
咱们把医药研发想象成搭乐高积木哈。药明康德左手拿着“化学砌块”,右手举着“生物制剂工厂”,把全球2000多家药企的创新需求都给串起来了。它这“医药外包超市”模式太牛了,既能接辉瑞新冠特效药的订单,又能给初创公司提供“研发代餐服务”。同行还在单打独斗的时候,它都搞出医药界的“一站式购物中心”了。
最近资本市场这天平有点微妙啊。北向资金连续3周都在往里进,可融资客却趁着股价高赶紧减仓。这“聪明钱”和“杠杆资金”就像在跳探戈一样。等创新药政策这只靴子落地,到底谁能当领舞者呢?从技术面看,股价在60日均线和年线之间反复折腾,MACD马上要形成金叉了,说不定变盘的窗口就要到啦。
政策面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悬在头上。集采政策调整可能会影响CDMO业务,但是细胞基因治疗爆发式增长又带来新机会。这就跟冲浪似的,药明康德得避开暗流,又得抓住浪头,得在传统业务护城河和新兴领域蓝海之间找到平衡。全球药企都在压缩研发成本的时候,它的“成本洼地”优势说不定就能变成护城墙。
在医药行业这惊涛骇浪里,药明康德就像一艘有双引擎的巨轮。左手是中国工程师红利的“经济舱”,右手是海外高端技术的“商务舱”。同行还靠单引擎航行呢,它都开启“双引擎模式”穿越周期了。这场创新和成本的持久战,说不定最精彩的决胜局就要来了!大家觉得药明康德能赢下这场战斗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