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方创业的股价啊,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在12 - 15元这个区间反复横跳。咱投资者手里的筹码,就好像握着一辆正在调试的新型机车。心里那是既盼着它能一路狂飙冲上新高,又怕它哪个零件突然掉链子。咱今儿就好好瞅瞅这趟“资本列车”的每个零件。
过去一个月,股价从12元涨到15元,结果三天又跌回13元。这剧烈震荡,就跟铁路工人调试新设备似的,反复测试。市场一传出公司拿到海外订单的消息,资金就跟听到汽笛声的旅客似的,一股脑地往里冲。可财报一显示毛利率降了0.5%,抛压就跟急刹车一样,说停就停。最近成交量在10万股以下的“闷车”交易日,占了60%,看来主力资金正在轨道上悄悄调仓呢。
北方创业在铁路装备领域,那可是个“隐形冠军”,业绩就跟铁轨上的车轮一起转。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超7000亿,就像给整个行业装了个大变电站,一直供能。不过也得小心,城轨车辆招标量同比降了12%,公司能不能像机车转向架一样,灵活换市场方向呢?新能源客车业务毛利率比传统产品高8个百分点,说不定这就是新的“动力单元”。
再看看K线图,股价在20日均线和60日均线之间来回折腾,就像在钢丝上跳舞的杂技演员。MACD指标刚形成金叉,说明多头力量在集结。可RSI指标却在超买区边上晃悠,就像列车快到限速路段了。更要命的是,最近放量下跌,成交额一下突破5000万元大关,估计是有“重量级乘客”要下车了。
下面说说风险。一是政策方面,铁路投资计划可能受宏观经济调控影响,就跟天气预报里突然来场暴雨似的。二是市场竞争,有竞争对手拿到省城轨大单,就像轨道上突然冒出来一辆并行列车。三是原材料价格波动,钢材期货价格每涨100元/吨,就相当于给每辆机车加了200公斤的“隐形重量”。
未来三年,高铁网络加密和“一带一路”基建项目可能成为新引擎。公司手里的3项核心专利,就像机车上的涡轮增压器。订单簿上多了东南亚国家的客户,这列价值列车说不定要从“绿皮车”升级成“复兴号”了。投资者不妨把眼光放远点,毕竟真正的铁路传奇,往往是在完成编组后的首次长途试运行时诞生的。
现在的北方创业就像正在调试的新型机车,仪表盘上的数据直蹦跶,轨道旁的信号灯忽明忽暗。是等着最佳发车时机,还是在震荡区间找个像“轨道衡”一样的平衡点呢?答案可能在下个季度财报披露的时候揭晓,等所有数据指标校准了,真正的价值列车就会鸣笛出发啦!
最新评论